古斯塔夫·克里姆特是一位奥地利画家,1862年出生于维也纳。他14岁进入维也纳应用艺术学院学习。学生时代,他与哥哥恩斯特和同学弗朗茨·马奇共同创立了“艺术公司”,并承接了多项委托创作,例如为庆祝弗朗茨·约瑟夫皇帝和皇后银婚的游行队伍绘制装饰,以及为城堡剧院的艺术史博物馆绘制壁画。1888年,他被皇帝授予金十字勋章。1891年,他加入维也纳艺术家协会。次年,他的父亲和恩斯特双双去世。1894年,教育部委托克里姆特为维也纳大学大讲堂绘制天花板,克里姆特负责创作《医学》、《哲学》和《法律》等画作,但这些作品因不适合传统的表现形式而受到批评,展览最终被撤回。
1907年,他退出维也纳艺术家协会。为了反抗保守体制,维也纳分离派成立,他被任命为首任主席。维也纳分离派的目标是创造一种融合绘画、雕塑、建筑、设计和装饰的“整体艺术”,并引进其他国家的艺术。1902年,在以马克斯·克林格的《贝多芬肖像》为中心的分离派展览上,克里姆特展出了他的壁画系列《贝多芬饰带》(1902年)。
东京工作坊、时尚工作坊、绘画课程、儿童课程、IkoYo、Retrip、Jalan、Rurubu、乐天旅游、雅虎、谷歌地图、Art Wine、Art Bar、下北泽、原宿、青山、涩谷、Art and Cafe 提供各种工作坊,包括超值的情侣约会计划、学生计划和儿童计划。
1903年,他游历意大利拉文纳。他被那里的马赛克艺术所震撼,并创立了以《吻》(1907-08)为代表的“黄金风格”。黄金风格受到埃及艺术和日本金屏风的影响,在镶嵌着金色装饰的浅屏风上,以感性的方式描绘爱情、生命和死亡的主题。晚年,他创作了一些装饰性强但低调的作品,例如《少女》(1915)和《生与死》(1915年复制)。他一生也创作了许多风景画,其中最喜爱的主题是阿特湖畔。他还参与了由约瑟夫·霍夫曼等人创立的维也纳工坊。克里姆特的《圆满》和《期待》(1905-09)等作品装饰着商人阿道夫·斯托克莱特(Adolf Stoklet)家中餐厅的墙壁,可以说是维也纳工坊(Wenener Werkstätte)所倡导的“实用之美”的巅峰之作。他于1918年去世。